紫外辐射老化试验箱的维护需遵循“预防为主、定期检查”原则,清洁工作保障设备运行环境,灯管更换确保试验条件稳定,电路检查排除安全隐患。只有将三大维护要点落实到位,才能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,延长使用寿命,为材料老化试验提供精准、可靠的测试环境,助力科研与生产领域的质量把控。
一、清洁:保障设备基础运行环境
清洁工作需定期开展,重点针对影响辐射均匀性和设备散热的部件。试验箱内部清洁时,应先切断电源,待设备冷却后,用柔软的无尘布蘸取中性清洁剂(如酒精稀释液)擦拭样品架、内壁及反射板,避免使用腐蚀性溶剂损伤涂层。尤其要注意清洁紫外灯管表面的灰尘与油污,灰尘堆积会导致辐射强度衰减,每两周需用干布轻轻擦拭一次。水箱、水管等水路系统易滋生水垢,每月需用柠檬酸溶液循环清洗,防止管道堵塞影响冷凝效果,清洗后需用清水冲洗,避免残留溶液腐蚀设备。
二、灯管更换:确保辐射强度达标
紫外灯管是核心损耗部件,其使用寿命通常为1600-2000小时,需根据使用时长定期更换。更换前需确认设备断电,待灯管冷却后,打开设备顶盖,松开灯管两端的固定卡扣,取下旧灯管时避免手部直接接触灯管表面,防止汗液残留影响使用寿命。安装新灯管时,需核对灯管型号(如UV-A、UV-B)与设备匹配,确保灯管两端电极与插座接触紧密,安装后关闭顶盖,通电前检查灯管是否处于水平状态,避免因安装倾斜导致辐射不均匀。更换后需进行辐射强度校准,使用专业检测仪在试验箱内不同位置测量,确保强度符合试验标准,若偏差超过±5%,需调整灯管位置或更换检测仪。
三、电路检查:排除安全隐患
电路系统检查需每月进行一次,重点排查线路老化、接触不良等问题。首先检查电源进线、接地线是否牢固,有无破损或氧化现象,接地线电阻应小于4Ω,保障用电安全。其次打开电器控制柜,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扫内部灰尘,避免灰尘堆积导致短路,检查接触器、继电器的触点是否烧蚀,若出现触点发黑、凹凸不平,需及时更换部件。温控系统的传感器是关键元件,需检查传感器接线是否松动,用万用表测量其电阻值,对比标准参数判断是否正常,若传感器故障,会导致温度控制偏差,需立即更换同型号传感器。此外,定期检查设备的过载保护装置,模拟过载情况测试保护功能是否触发,确保设备在异常时能自动断电。